《孝经图》北宋李公麟绘。
伯仲之间
为什么比喻不相上下?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博学多才,富文辞,工书法,精于鉴赏。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尤其历来被公认是一位杰出的白描人物画家。他与同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有密切往来,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其人物画自带温文尔雅之风致。《孝经图》卷作于1085年,是现今存世被公认的李公麟真迹之一。
这一段画面主题是“广要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图中一人正在向他的兄长深深行礼,后面二人领首赞许。场景是庭园一隅,有竹丛、湖石,园墙之外有溪流,溪上有野雁嬉戏。据说图中行礼的二人很可能就是众所周知的兄友弟恭的榜样:苏轼和苏辙。这一对贤昆仲不仅感情深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且各自的文学成就也能彼此抗衡,可谓是真正的“伯仲之间”。
“伯仲之间”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古人关于兄弟的排行共分四种:伯、仲、叔、季,分别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大也可以称作“孟”。嫡长子称“伯”,庶出的长子称“孟”,后来就用“伯”或“孟”统称长子。所以最终的排行顺序是:伯(孟)、仲、叔、季。
那么肯定有人会问:如果兄弟多于四个,该怎么排行呢?老大、老二还是叫伯(孟)、仲、最小的还是叫季,中间的不管几个一概称“叔”。
为什么兄弟的排行只有这四种?班固编撰的《白虎通义》中解释说:“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因此拿四时来比附兄弟的长幼之序。
举例来说,三国时期孙坚有四个儿子,老大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yì),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名”是出生时取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时取的。
古人用“伯仲”一词代指兄弟,“伯仲之间”当然就是指兄弟之间,大家水平差不多,不相上下的意思。《诗经·小雅·何人斯》中有“伯氏吹埙(xún ),仲氏吹篪(chí)”的诗句,描写兄弟二人合吹乐器,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东汉学者傅毅年轻时学问就很渊博,奉诏和大学问家班固一起校勘书籍。班固字孟坚,在班家兄弟中排行老大;傅毅字武仲,在傅家兄弟中排行老二。因此,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赞二人说:“傅毅之于班固,伯种之间耳自弟中分别排行老大、老二,所以“伯仲之间”的评价真是太恰当了!
1、因为基层太过干燥,导致墙面起泡,要用水把基层打湿,保持好湿润度,再批腻子就不会出现起泡现象了。2、因为批腻子太厚导致的,每次批的腻子厚度不可以超过两毫米,如果施工时要求腻子厚度比较厚,可以多批几遍腻子。墙面起泡什么原因?1、基材问题基材问题主要集中在基材水分太高。一是基材本身质量问题“自带”的含
随着入夏,气温在不断升高。今天以上车,打开空调后,小编的汽车的出风口吹出来一股酸味儿,该怎么办呢?今天京小源教你几个除异味儿的小方法,简单实用。首先,我们需要得知异味儿的来源在哪里?空调异味儿的主要来源一般是空调滤芯和蒸发箱,解决方法当然也是从这两个部位入手。第一、更换空调滤芯,有些车主一两年都不换
笔者有个亲戚,她家就是老人所说的“不太干净”,但她家的经济条件却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还是村里第一个盖别墅的。为何说她家“不太干净”呢?因为他们一家都是做生意的,主要是去市场批发各种水果、蔬菜,还有一些市场紧俏的商品来卖。因为常常都是大半夜就出去批发进货了,而等卖完了都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回到家以后
冷冻梨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梨放在超低温下,就有可能用冰箱制作冷冻梨。如果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室外自然环境温度普遍较低,将其放在寒冷的室外立即冷冻就足够了,这样也可以减少电力和能源的消耗,而且必要的时间也比较短。就南方地区而言,由于室外自然环境温度相对较高,不可能达到零下几十度的温度,所以如果你想干燥
煲汤、熬中药为什么都要用砂锅呢?、首先,砂锅、瓦罐锅底导热十分均匀,煮起来火力比较缓和,而且整个锅保温性比较强,水分蒸发量比较小,有利于不耐热成分的保存,在熬中药时药剂成分保留比较全面。其次,很多食材药材是含鞣质、有机酸等,如果用铁锅熬制,它们就会和铁锅中的铁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变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