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众所周知,才华横溢的曹植与继位称帝的曹丕是亲兄弟,都是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的亲儿子,他们父子仨时称"三曹",都是"建安文学"集大成者。
只可惜哥哥曹丕与弟弟曹植不太和谐,盖因诱人的帝位继承之争,兄弟俩产生了深深的裂痕。
相传曹丕称帝后,担心父亲曹操将帝位传给弟弟曹植,又忌惮曹植的才华,还怀疑曹植作的《洛神赋》与他的甄妃有关,便有意挑他的不是,想除之而后快。
绝好的机会终于来了。
因曹操驾崩,遗命曹丕继承王位,曹植以醉酒为名没去参加父亲的葬礼。曹丕以此为由兴师问罪曹植,欲处死曹植。母亲卞皇后见情形不对,赶来替曹植求情,曹丕便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高质量的诗,得到满堂认可即罢,否则杀无赦。
曹植见哥哥曹丕如此狠毒,不免感由心生,立时写下这首让人不胜唏嘘的古体诗。据说,这就是《七步诗》的由来,曹丕看后,多少有些惭愧,也就放弃了加害曹植之心,兄弟俩后来最终各自安好。
细品曹植的《七步诗》,的确写得高明,充分体现了他"才高八斗"的底蕴与素养,面对哥哥曹丕对他不满之下的残害,极巧妙地用豆子、豆秸为意象借喻:
在锅里用豆子煮豆羮,用的燃料是豆秸。看着过滤后的豆子去了残渣渐渐成了豆羹。可锅下面的豆秸依旧燃烧着,豆子无奈只得在锅里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都是同一根上生长出来的啊,豆秸何苦这样着急煎熬豆子呢?
字里行间,曹植既抒发了内心的悲愤,又以此指桑骂槐质问曹丕:你我同胞兄弟,何苦如此相逼?
最终曹植因这首诗摆脱了危险的处境。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还成了警世的千古名句。
故有的版本改为"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浓缩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扩展为八句,最末又加了"青青豆羮黄,相见不如你"二句。
因《七步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时人多有仿写与化用。
最为有名的就是鲁迅的《七步诗》及郭沫若的《反七步诗》:1925年,反动的段祺瑞政府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榆联合迫害进步学生,刘和珍牺牲,鲁迅不仅愤怒地写下《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悼念,还写下辛辣的新版《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酒席。
与郭沬若的《反七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此外,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项英等新四军领导人牺牲,军长叶挺将军被扣,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在极度悲愤之下,不仅在《新华日报》上题词缅怀,还写下有名的四言狂草: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通过化用曹植的《七步诗》,深刻揭穿了国民党不顾同胞情的险恶用心及反动嘴脸。
1、因为基层太过干燥,导致墙面起泡,要用水把基层打湿,保持好湿润度,再批腻子就不会出现起泡现象了。2、因为批腻子太厚导致的,每次批的腻子厚度不可以超过两毫米,如果施工时要求腻子厚度比较厚,可以多批几遍腻子。墙面起泡什么原因?1、基材问题基材问题主要集中在基材水分太高。一是基材本身质量问题“自带”的含
随着入夏,气温在不断升高。今天以上车,打开空调后,小编的汽车的出风口吹出来一股酸味儿,该怎么办呢?今天京小源教你几个除异味儿的小方法,简单实用。首先,我们需要得知异味儿的来源在哪里?空调异味儿的主要来源一般是空调滤芯和蒸发箱,解决方法当然也是从这两个部位入手。第一、更换空调滤芯,有些车主一两年都不换
笔者有个亲戚,她家就是老人所说的“不太干净”,但她家的经济条件却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还是村里第一个盖别墅的。为何说她家“不太干净”呢?因为他们一家都是做生意的,主要是去市场批发各种水果、蔬菜,还有一些市场紧俏的商品来卖。因为常常都是大半夜就出去批发进货了,而等卖完了都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回到家以后
冷冻梨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梨放在超低温下,就有可能用冰箱制作冷冻梨。如果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室外自然环境温度普遍较低,将其放在寒冷的室外立即冷冻就足够了,这样也可以减少电力和能源的消耗,而且必要的时间也比较短。就南方地区而言,由于室外自然环境温度相对较高,不可能达到零下几十度的温度,所以如果你想干燥
煲汤、熬中药为什么都要用砂锅呢?、首先,砂锅、瓦罐锅底导热十分均匀,煮起来火力比较缓和,而且整个锅保温性比较强,水分蒸发量比较小,有利于不耐热成分的保存,在熬中药时药剂成分保留比较全面。其次,很多食材药材是含鞣质、有机酸等,如果用铁锅熬制,它们就会和铁锅中的铁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变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