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定边县是哪个省的城市(陕西省定边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17:00:33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定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陕西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定边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色环保节能示范县”、“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2017年12月,入选首批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

历史沿革

相传远古时期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禹属“雍州之域”,夏为“荤粥”(熏育)部落游牧地:殷商系鬼方之地;周隶于玁狁(犬戎、西戎);春秋战国先昫衍戎之疆,后辖于秦北地郡。公元前二一三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扩置四十四县。时定边则属北地郡马领县(甘肃环县)。

西汉初,定边东滩属上郡奢延县;西部属北地郡昫衍县;南部山区仍归属马领县。东汉时,定边东部仍属上郡奢延县外,其余则划归灵州。后期,匈奴“转入塞内”。定边则为多民族杂居区。三国时期,定边为魏境。

东晋,定边属五部都尉的辖区;晋末(五胡十六国)依次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公元407年,铁弗部首领赫连夏建都于统万城(靖边县白城子),雄据河套。定边处赫连夏腹地。

南北朝时期,定边属西安州大兴郡;武定中,改属夏州阐熙郡新四县。西魏时设西安州,改大兴郡为五原郡,定边属西安州五原郡,后,改西安州为盐州,定边属盐州五原郡。(北周亦然)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定边属盐州五原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在白于山麓置洛源县,时定边东部属朔方郡长泽县,南部山区属弘化郡洛源县,余属盐州郡五原县;隋末,定边全境为梁国地。

唐,定边东部属宥州宁朔郡长泽县;南部属庆州顺化郡洛源县;余属盐州五原郡五原县。五代时期,定边大都属盐州五原县;东部为党项羌族拓跋氏的势力范围。

北宋初,定边全境纳入“西夏”版图。元符二年,宋军收复定边南部山区,在吴旗头道川筑城,朝庭赐名“定边城”(取底定边疆意),属环庆路庆阳府。

金朝与南宋对峙,定边纳入金朝版图。

元时,定边东部属延安路,余属庆阳府,均隶陕西行省。

明时,边界军事要地,设军政合一的卫、所。定边西南属宁夏后卫;余归榆林卫(隶于陕西布政使延安府),后设靖边道,定边归靖边道辖。明中叶,定边属延绥镇。英宗正统二年筑城堡,城内驻参将(后改为游击)。嘉靖年间,又置西协副总兵,驻防定边营。

清代,行政建置未变.定边初属靖边道,康熙元年并入榆林道。公元1731年,榆林升为府,定边置县。1737年,定边县改属延安府,武职兵马仍属榆林镇。

民国,改府为道,定边县属榆林道。十八年(1929年),设乡(镇)、保、甲制。民国廿五年(1936年),定边东南山区属苏维埃政府赤安县。六月十七日,定边县城解放,立定边县。民国之定边县逃置安边,辖镇一、乡五。

公元一九三七年,改陕甘宁边区为三边分区,专署治地定边县城,先后辖定边、安边、盐池、靖边、吴旗县。

公元一九三八年,裁安边县,并入定边县,辖区九、乡五十三。公元一九四五年十月,安边解放,边区政府复设安边县,辖区六。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收复定边、安边。是年,安边县并入定边县,设定边县人民政府。辖于陕西省陕北行署,后改为陕西省榆林专区。

1950~1968年,定边县隶属榆林分区专员公署。

1968~1979年,定边县隶属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至2000年,定边县隶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定边县隶属榆林市。

行政区划

民国时期,1912年至1936年,定边县属陕西省榆林道,后改称陕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6年5月,红军西征进入本县,随军工作团在今武峁子置赤安县,设县苏维埃政府,除辖今本县一部分地区外,尚含今华池、吴旗县之一部分地区。同年6月17日,定边县城解放。赤安县遂废。所置之一、二、三区仍归时曲子县,四、五、六、七区仍归定边县。

定边县城解放后,民国定边县政府逃治安边。辖安边、砖井、白泥井、东滩、柳堡、边山1镇5乡,19保,保下设甲。

与此同时,在已解放的东南山区置安边县,寄治新安边。含新安边、胡尖山、学庄、武峁子、杨井、黄湾及罗涧、黄砭等地,设6区,31乡。

1937年,定边隶陕甘宁省,后裁省置陕甘宁边区政府,同年秋置三边分区专员公署,治定边,领定边、安边(次年裁)、盐池3县和三段地工委,靖边县一度亦属之。1942年后,靖边、吴旗两县隶三边分区。

定边县辖1市、6区、32乡。

1936年陕甘宁省曾置定环县,定边之罗儿崾崄(今张崾崄)、姬塬两区属之。次年废定环县。两区仍归定边县。

1938年8月,安边县裁,境属定边县。全县划为9个区、53乡,并将五、八两区改称中心区。1942年,置吴旗县,定边六区(罗涧)、七区(黄砭)共11乡划出。五、八区去“中心”称谓,增置盐业区。全县调整为8区,45乡。

1945年至1947年,定边县建置未变。安边于1945年10月解放。民国定边县政府寄治榆林。边区政府复置安边县。辖城区、砖井区、白泥井区、柳堡区、东滩区和梁镇区。至此,三边分区辖吴旗、靖边、安边、定边、盐池5县。

1947年4月,宁夏马鸿奎部进攻三边,定、安两县城及所属之滩区失守,6月光复,8月复失。三边分区机关迁址吴旗。定、安两县机关迁往南部山区。至此,两县北部滩区为民国之定边县辖。南部山区为解放区定、安两县辖。民国之定边县设1区。14乡(镇)、50保。

1949年8月初,定、安两县全境光复。不久,安边县并入定边县,县治定边城,设定边县人民政府。初隶陕西省陕北行署,1950年8月后改为陕西省榆林专区。

1950年至1951年全县设1个市(定边),9个区(一区驻定边城,二区驻红柳沟,三区驻白湾子,四区驻武峁子,五区驻唐坬,六区驻姬塬,七区驻张崾崄,八区驻安边,九区驻白泥井),52个乡,240个行政村,共1037个自然村。1952年,区仍旧,增设7个乡,裁行政村2个,自然村138个。时有9个区、59个乡、238个行政村、899个自然村。1953年增设十区(驻砖井)、十一区(驻盐场堡)2个区,共11个辖区,59个乡,238个行政村,自然村增为966个。1954年秋,定边市政府改称街政府,直属县政府领导。翌年又改为城关镇。西关,南关设回民自治乡。余置仍旧。

1951年,县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裁区5个(五区并入四区,二区自冯地坑以南并入六区,其余并入一区,十区、十一区并入一区,九区裁改为两个直属乡),裁乡24个,计有区6个,直属乡2个,乡35个,村级仍旧。

1958年秋,全县人民公社化,区乡俱裁。设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20个,管理区47个(1959年并为35个,1960年均裁),生产队329个(1959年增为331个,1960年并为251个),生产小队1032个(1960年并为994个)。

1961年增设人民公社10个,全县共辖公社30个,队改大队计512个,小队改生产队计1085个。

1964年复置区5个,安边区辖公社4个,杨井区辖公社6个,白湾子区辖公社4个,张崾崄区辖公社4个,姬塬区辖公社4个,城滩公社改为镇,红柳沟、砖井、贺圈、盐场堡、周台子、白泥井、海子梁均为直属公社。

1968年县人民委员会改称革命委员会,裁区,复为人民公社29个,镇1个。

1981年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余仍旧置。

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镇),称乡(镇)政府。是年冬,安边、砖井、红柳沟改乡为镇。全县计镇4个,乡26个。

1997年12月,报经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批准,贺圈、白泥井、杨井、白湾子、堆子梁、新安边、姬塬7个乡改为镇的建制。至此全县计镇11个,乡19个。

2000年定边县设镇11个,乡19个。镇属街道办事处2个,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155个,自然村943个;乡属村民委员会179个,自然村1290个。计全县设乡、镇30个,村民委员会334个。

2001年,将堡子湾乡、刘峁塬乡并入姬塬镇。将罗庞塬乡并入张崾先乡。

2005年,原敖包梁乡、盐店乡、白泥井镇合并白泥井镇。

2011年,撤销黄湾乡,并入砖井镇。将王盘山乡和樊学乡撤并为樊学镇。将周台子乡和盐场堡乡组建为盐场堡镇。郝滩乡改设为郝滩镇。又与白马崾岘乡合并为张崾先镇。

2015年6月28日,撤销定边县定边镇,设立定边街道。

2019年,撤销石洞沟乡,设立石洞沟镇。冯地坑乡调整为冯地坑镇。

2023年全县辖1个街道办事处(定边县定边街道办事处)、2个乡(油房庄乡、学庄乡)、16个镇(贺圈镇、红柳沟镇、砖井镇、盐场堡镇、白泥井镇、安边镇、郝滩镇、堆子梁镇、白湾子镇、姬塬镇、杨井镇、新安边镇、樊学镇、张崾先镇、石洞沟镇、冯地坑镇)。185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2124个村民小组,2576个自然村。全县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9万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