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为什么不要纹身,看看纹身的来历和给人的心理印象就明白了
纹身,又叫文身、刺青。文身和纹身是一回事,文是纹的古字。刺青的说法与它的操作和用料有关,纹身都是用针刺,颜料多是青黑色,所以叫刺青。
【纹身的两个起源】
纹身自古有之,最早是部落图腾,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纹身的习俗在一些少数民族仍然存在。
奴隶制社会时期,奴隶主在奴隶脸上刺字做标记,以免丢失或逃跑。后来演变为墨刑或黥面之刑,在犯人脸上刺刻标记,便于约束和识别。
以上说明了纹身的两个起源,一个是起源于原始部落、少数民族的习俗;另一个起源于古代的黥刑。少数民族给人一种野蛮的印象,所以纹身也容易给人野蛮的印象。黥刑用于犯人,人们想到犯人就会自然联想到违法犯罪,印象也不好。
【纹身的发展】
后来有人在身上纹起了图案、文字,自愿纹身的人开始逐渐增加。
唐朝是纹身最鼎盛的时期。有些风雅文人也开始纹身,荆州纹士葛清,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的舍人诗。
京师长安有一伙光头刺青的人趁乱打劫,领头的叫张干,他左臂刺“生不怕京兆尹”,右臂刺“死不畏阎罗王”,以此展示自己不怕官府、不怕横死的桀骜不驯。后来这伙人犯罪了,三十多个人被官府当街乱棍打死了。
到了宋朝,纹身仍很风行。《水浒传》里,出现纹身的人物很多,有几个人的绰号都是从纹身得来的,他们是花和尚鲁智深、九文龙史进、花项虎龚旺。龚旺不但脖子上纹着虎头,身上还纹着老虎的斑纹。
古代纹身者一般是武士、壮汉、侠客之类,也是市井之中逞强好斗之人,官员和读书人少有纹身者。
明清时期,统治者不接受纹身的“非主流”文化身份,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颁发一系列严格禁令,纹身从社会上逐渐销声匿迹。
【纹身的心理影响】
纹身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会给人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纹身要刺破皮肤,这是伤害身体,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违背孝道去纹身。敢于纹身者,给人一种无视社会规则,离经叛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心理影响。
纹身的过程要一针针刺破皮肤,忍受疼痛,完成整个纹身图案需要经受成百上千针的刺痛。纹身者给人的心理影响是,他是一个不怕疼痛、敢对自己下手的忍者和狠人。
纹身的图案多以龙、虎、蛇、狼、狮、豹、鹰等凶禽猛兽为主,还有神鬼夜叉之类的奇特怪异图案,主要是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威猛、奇异和力量,让人心生恐惧和敬畏。
【纹身再度兴起】
到了近现代,纹身又在旧社会黑帮团伙中开始盛行。一些黑帮组织有自己的专用纹身图案,以区别其他帮派。这些标识通常带有神秘和恐怖色彩,比如蛛网、泪滴、小刀、骷髅等。帮派成员也有自选的纹身,图案多以凶禽猛兽为主,观感颇令人不适。
现代影视剧中,为了剧情需要或表现人格性格,也常在一些特定人物身上出现纹身,比如黑恶势力、刑事罪犯、流氓村霸等,导致人们对纹身有一种固有的不良印象。
随着时代的开放,纹身成为一种人体装饰艺术,表现个人的审美情趣、内心追求、爱恨情仇和自由个性。纹身的独特性受到很多青年人的追捧,也不再是男青年的专利。一些女青年也开始尝试纹身,她们在手臂、颈部、腿部、胸腹部纹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突出内心追求,彰显个性魅力。
纹身也影响了校园里的学生,一些青少年因为坚持纹身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为何不赞成青少年纹身】
现在国家层面对青少年纹身是坚决禁止的,2022年6月6日国务院出台了《未成年人纹身治理工作办法》,明令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纹身。
除了我们上面说的社会上对纹身有不良印象,还有纹身给人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现实层面上,很多单位招聘时都明确拒绝纹身者报名。国家招录工作人员、参军、从警等,对纹身者都有明确的限制。
其实彰显个性不一定纹身,正常情况下,我们通过穿衣打扮、头型发饰都能显示出自己的个性。而真正的气质是靠内在的文化修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离经叛道、违反社会秩序的作派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一个人在世上的价值不是看你打打杀杀、逞强斗狠,而是看你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有能力才是真正的价值,完全没必要在身体上刻画些凶禽猛兽来支撑自己的胆量和自信。
青少年属于未成年人,身体正在发育成长,纹身会破坏皮肤,难于清理、留下痕迹,影响身体健康。另外,青少年的心智发展不成熟、社会认知不足,容易受环境和同伴影响,出于好奇、攀比、跟风等心理,做事有很大冲动性和盲目性。纹身这样影响一生的事情,还是等到成年后再自己选择吧。
所以,学校和家庭、老师和父母都有不可回避的责任去引导青少年合理看待和对待纹身,让青少年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上,为将来的成材打下良好基础。
1、因为基层太过干燥,导致墙面起泡,要用水把基层打湿,保持好湿润度,再批腻子就不会出现起泡现象了。2、因为批腻子太厚导致的,每次批的腻子厚度不可以超过两毫米,如果施工时要求腻子厚度比较厚,可以多批几遍腻子。墙面起泡什么原因?1、基材问题基材问题主要集中在基材水分太高。一是基材本身质量问题“自带”的含
随着入夏,气温在不断升高。今天以上车,打开空调后,小编的汽车的出风口吹出来一股酸味儿,该怎么办呢?今天京小源教你几个除异味儿的小方法,简单实用。首先,我们需要得知异味儿的来源在哪里?空调异味儿的主要来源一般是空调滤芯和蒸发箱,解决方法当然也是从这两个部位入手。第一、更换空调滤芯,有些车主一两年都不换
笔者有个亲戚,她家就是老人所说的“不太干净”,但她家的经济条件却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还是村里第一个盖别墅的。为何说她家“不太干净”呢?因为他们一家都是做生意的,主要是去市场批发各种水果、蔬菜,还有一些市场紧俏的商品来卖。因为常常都是大半夜就出去批发进货了,而等卖完了都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回到家以后
冷冻梨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梨放在超低温下,就有可能用冰箱制作冷冻梨。如果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室外自然环境温度普遍较低,将其放在寒冷的室外立即冷冻就足够了,这样也可以减少电力和能源的消耗,而且必要的时间也比较短。就南方地区而言,由于室外自然环境温度相对较高,不可能达到零下几十度的温度,所以如果你想干燥
煲汤、熬中药为什么都要用砂锅呢?、首先,砂锅、瓦罐锅底导热十分均匀,煮起来火力比较缓和,而且整个锅保温性比较强,水分蒸发量比较小,有利于不耐热成分的保存,在熬中药时药剂成分保留比较全面。其次,很多食材药材是含鞣质、有机酸等,如果用铁锅熬制,它们就会和铁锅中的铁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变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