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阳县的基本情况。沁阳市是河南省焦作市下辖县级市,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西同济源接壤,北与晋城交界,地形北山南川,总面积623.5平方公里,辖3乡6镇4街道339个村(社区),户籍人口49.14万,常住人口44.78万人,城镇化率63.85%。沁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北部,沁河下游;因处沁河之北(阳)得名。沁阳市下辖王召乡政府、西向镇政府、山王庄镇政府、柏香镇政府、怀庆街道办事处、太行街道办事处、王曲乡政府、沁园街道办事处、覃怀街道办事处、崇义镇政府、常平乡政府、紫陵镇政府、西万镇政府。
2.沁阳县的城市荣誉。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食用菌出口优秀基地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国家牛肉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全国粮棉种植大县、全国铜山优质烟生产基地县、全国十大牲畜繁育基地县、全国薪炭林基地县、全国油料百强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最佳宜居县城、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县、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
3.沁阳县的历史由来。春秋为晋野王邑。战国初为卫都。秦属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改野王邑为野王县,属河内郡。新朝改野王县为平野县。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野王县为河内县,属怀州。大业初废州,复置河内郡,并置安昌县。唐武德二年)复怀州,侨置济源之柏崖城,安昌县改名武德县。北宋熙宁六年废武德县入河内县,属怀州河内郡。金属南怀州。元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清属怀庆府。1913年废怀庆府,改河内县为沁阳县,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3年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1960年温县并入。1961年温县析出复置。1969年属新乡地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撤县,设立县级沁阳市。
4.沁阳县的产业发展。培育化工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电池材料战略新兴产业,超威集团、中国化工、晋控集团、国家电投、广东兴发、龙蟒佰利联、多氟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沁阳,规上工业企业达170家。深入实施“5321”产业链培育工程,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跻身百亿产业集群。坚持创新驱动,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引进创新团队32个,转化科技成果36项。将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成功打造成集“应用研究、小试中试、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为一体的新型创新平台。
5.沁阳县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方面。目前,沁阳市共公布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1项。其中,国家级5项:唢呐艺术、怀梆、高抬火轿、“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言状老虎(焦作“耍老虎”);河南省级12项:神农传说、郑王词曲、常平对子马、马坡八卦掌、黑陶制作技艺、二仙庙会、“两家闲”戏、闹汤驴肉制作技艺、怀帮黄酒制作技艺、东高高氏古法造纸技艺、野王纻器制作技艺、二仙奶奶行水;焦作市级31项;沁阳市级103项。目前,沁阳市共命名了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333人。
6.沁阳县的交通状况。沁阳处于中原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中心地带,东邻郑焦晋高速、西邻207国道,焦克公路(省道S306)、洛常公路(省道S238)、郑常公路(省道S104)、济温公路(省道S312)呈网状贯穿全境,南临长济高速。距郑州和洛阳、新郑国际机场只有1小时路程。焦枝、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长济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二(二连浩特)广(广州)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与京珠高速、连霍高速紧密连接。北与山西晋城接壤,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G327改建、S308改建、S236改线(沁北沁南快速通道)、S230南太行旅游公路、S237沁工路南段、沁伊高速、沿太行高速沁阳段顺利推进,S236大修全面完工,“一环一站四纵四横”路网格局逐渐成型。
7.沁阳县的地理气候。沁阳位居豫西北黄沁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南麓,系黄土高原之东南边缘。地跨东经112°46'~113°03'与北纬34°59'~35°19'之间。沁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暖而干旱,夏热而多雨,秋清而气爽,冬冷而少雪。沁阳气候区类,分山区气候区与平原气候区两大类。山区气候区,指仙神口、逍遥、山路平连线以北地区。其中浅山坡岭地区,由于日照充足形成“坡地暖带”,年平均气温比平原高0.2℃,故该区小麦早平原5~7天成熟。北部深山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100米降低0.4~0.6℃,故气温一般比平原低3℃左右。全市气候的主流是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寒暑变化不像山区那样强烈,年平均气温为14.6℃,无霜期历年平均21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49.5毫米。
8.沁阳县的资源禀赋。截至2020年底,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耐火粘土、铝土矿、铁矾土、水泥用灰岩、铁、镓、钛、铜。载入《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地19个。铁矿、铝土矿、铁矾土资源储量居焦作市第一位。保有资源储量耐火粘土矿1083.81万吨、铁矾土903.07万吨、铝土矿1165.69万吨、铁矿2454.29万吨、水泥用灰岩2813.00万吨。沁南平原为凹陷性盆地,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境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系河南省粮棉高产开发区之一。所产“四大怀药”曾被列为“皇封贡品”,至今仍闻名于世。沁阳属暖温带物种区系,动物有7门220纲,野生动物有180余种,斑羚、金钱豹、猕猴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植物有5门213科1900余种,以菜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主要是菊类、蒿类植物。
9.沁阳县的旅游资源。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处,沁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09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怀梆、唢呐艺术、高抬火轿、言状老虎、“四大怀药”的种植与炮制)、省级12项、焦作市级25项、沁阳市级77项。“神农十景”“丹河十景”“沁阳十味”名闻遐迩。有A级旅游景区6个(神农山景区5A、沁阳博物馆3A、盆窑黑陶小镇(3A)、朱载堉纪念馆2A、曹谨纪念馆2A、神农陶创意园2A);焦作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2处(和生森林动物乐园、神农陶创意园);中国传统村落1处(九渡村),省级传统村落5处(盆窑村、赵寨村、山路平村、后和湾村、杨河村),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7个(九渡村、盆窑村、赵寨村、苟庄屯村、山路平村、后和湾村、杨河村)。
10.沁阳县的经济实力。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4.3亿元,居焦作市第1位,同比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焦作市平均增速4.1、2.6、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焦作市平均增速7.9、6.3、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8亿元,居焦作市第2位,同比增长1.5%,居焦作市第3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焦作市平均增速1.7、1.4、0.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1亿元,居焦作市第1位,同比增长7.1%,居焦作市第4位,高于焦作市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园区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350.9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增加值完成69.5亿元,同比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72.5亿元,同比增长10.9%。
11.沁阳县的项目建设。2022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7个,完成投资200亿元;新上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个,居焦作市第1位;5个省重点项目和16个焦作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分别超时序进度70.5、43.9个百分点;“三个一批”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居焦作市前列;96个灾后重建项目和应急度汛工程总投资34.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6.4亿元,完成率130%;发行专项债项目11个,到位资金9.05亿元,资金使用率100%。晋控天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179个项目开工建设,龙佰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雅都年产30万吨再生包装纸等73个项目建成投产。
12.沁阳县的城乡建设。1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全部完成,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30万平方米,老城区新增燃气用户2575户,中心城区气化率达94%,完成窨井设施整治提升3431个,占年度任务的159%。香港街雨污分流及道路提升、神农大道西侧雨污管网建设等全面完工。97个村背街小巷全面硬化,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及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建成污水处理站点17个,惠及农户1.8万户。户厕改造完成3640户。改建农家书屋、村史馆、农村幸福院等公共设施,开展“一宅变四园”整治,完成空心宅院整治2521处。紫陵镇入选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13.沁阳县的农业状况。2022年粮食总产达7.6亿斤,同比增长7.1%,亩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省、焦作市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6家,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2500家,居焦作市第1位;沁阳老怀山药酒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柏香镇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沁阳平菇”“沁阳冬瓜”纳入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神农山基础设施等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千亩花海被推选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杨介人、宋学义故居入选国家乡村是博物馆推荐线路,曹谨纪念馆、黑陶小镇荣获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建设亮点纷呈,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被确定为万里茶道河南段2处申遗点之一,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14.沁阳县的工业状况。新能源电池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池制造四大产业链集聚规上工业企业57家,完成产值268.8亿元,同比增长20.3%,完成税收10.9亿元,同比增长59.3%。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首次突破百亿,百亿级产业集群达到2个,营收超10亿元企业达到11家,纳税超亿元企业达到4家,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1家。宏达钢铁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超威正效入选省级智能工厂,超威电源被认定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昊华宇航等被认定为省制造业重点培育头雁企业,正驰塑业、金隅水泥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宏涛纸业、泓都再生资源成功申报省级绿色产品。
15.沁阳县的著名景点-神农山。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34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96平方公里,辖九山两河二十八峰136个景点。据专家考证,这里是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登坛祭天之所。神农山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号称“中天玉柱”。位于峰顶的神农祭天坛以其海拔至高,时间之久而被文物专家誉为“天下第一祭天坛”。与之呼应的“炎黄子孙祭祖坛”已成为炎黄子孙拜谒人类祖先炎帝神农的圣地。神农山景区集雄、险、奇、秀、幽、神为一体,日、月、云、霞、峰、猴、松,天下美景数神农。
16.沁阳县的著名景点-沁阳市博物馆坐落在沁阳市东南隅天宁寺的旧址上,面积1万多平方米,馆建以国宝文物天宁寺三圣塔为主体,古塔碑石相映,古建园林成趣,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馆名。沁阳市博物馆是沁阳历史的缩影,出历史文物展,尤以石刻为名,馆中荟萃汉至明清时期的碑刻造像二百多通。现有基本陈列《河内石苑》、《沁阳革命史迹》、《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毛泽东像章塑像展》等。书法艺术品包括明清书法家“神笔”王铎的《延香馆帖》,康熙帝所书《点翰堂御书法帖》等。
17.沁阳县的著名景点-朱载堉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自治街中段。纪念馆共分四个展厅,介绍朱载堉生平及成就,馆内有大量碑石、题刻。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卒谥端清,河南省怀庆府(今焦作沁阳市)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堉深受父亲郑恭王修德讲学、布衣蔬食、能书能文、折节下士的影响,自幼俭朴敦本,聪颖好学。嘉靖二十九年,恭王非罪削爵,被禁锢高墙。年仅15岁的朱载堉,笃学有至性,筑土室于宫门外,开始了席蒿独处的淡泊生活。在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长岁月里,朱载堉拜结贤哲,以追逐日月的精神,专心攻读音律、历算,并开拓了边缘学科的广阔领域。朱载堉一生完成《律学新说》《算学新说》《嘉量算经》《乐律全书》和《醒世词》等20多部巨著。
18.沁阳县的著名景点-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有青石题额一方,-“中天一柱”四个大字,为怀庆知府张甑题。第一层塔身四面设门,门两边施隐窗,在普柏枋以上设砖砌斗拱承托撩檐枋,以上各层叠涩密檐下均施菱角砖,并砌出腰檐。檐上砌菱角牙子,其上叠涩做出密檐,各层高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宽度也逐级收敛,使整体外轮廓呈抛物线形。刹顶为一小宝塔,相轮式刹座,上置宝珠。
19.沁阳县的著名景点-丹河峡谷。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北16公里处,距焦作市35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共分布着大大小小132个景点。丹河峡谷山水风光雄伟壮美,是以“古、幽、秀、奇、素”而著称的天然休闲度假区。丹河蜿蜒曲折贯穿全境,丹河水倾碧吐玉、翠环百折,栲栳山雄奇险峻,登山纵览,整个丹河尽收眼底,周围群山成环拱之势,蔚为壮观。丹河水倾碧吐玉,迤逦屏天,至此或垂钓河畔,或嬉戏水中,抑或乘皮筏顺流漂浮,尽享“从流漂荡,任意东西”的快感。丹河峡谷人文景观有宋朝时期的宋寨。丹河峡谷民俗文化色彩浓郁。美其丹峡尽诗画,秀哉碧波情横生是对丹河峡谷的概述,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动物100余种,植物200余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还有柴胡等名贵中药材,素有“太行药库”之称。
20.沁阳县的著名景点-宋学义故居。位于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故居为核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堂屋、街房、厨房、卧室等七十年代生活原貌,展现20世纪50年代典型的豫西北四合院建筑特色,分为宋学义革命历程和回乡建设家乡两个事迹展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沁阳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焦作市级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中小学“红色传承、研学旅行”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焦作市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21.沁阳县的著名景点-神农陶创意园。位于沁阳市王召乡苟庄屯村,建设有陶艺培训基地、黑陶文化科普基地、大学生实训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陶瓷艺术家创作基地、沁阳黑陶文化博物馆、黑陶非遗传统工艺展示馆、陶艺DIY体验中心及茶科学空间体验中心。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焦作市科普教育基地。
22.沁阳县的著名景点-盆窑黑陶小镇。黑陶之乡盆窑,自唐代万善陶工烧陶伊始,窑火已逾千年,成为中国四大黑陶生产基地之一。盆窑遗传至今的窑洞制陶与烧窑模式,被专家称作中国乃至世界烧窑技术唯一的活化石。盆窑黑陶小镇依托黑陶文化产业所建,地处太行山脚下丘陵沟壑之中,是一个集古窑文化与黑陶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约500亩,包括黑陶窑场、现代黑陶工艺厂、窑洞文化体验园、陶艺展示中心、黑陶文化体验中心、窑洞公园、民俗园、农耕采摘体验园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等。
23.沁阳县的名胜古迹-曹谨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沁阳市沁园办事处南关村东,原名曹谨墓园又名怀朴园,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曹谨(,字怀朴,号定庵。清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嘉庆十二年年在河南省乡试中夺魁。嘉庆二十二年通过“大挑”入仕。历任直隶平山、曲阳、饶阳、宁津、威县、丰润和福建省将乐、闽县知县。道光十七年(正月,任台湾凤山县知县。道光二十一年七月任淡水厅同知。道光二十五年,曹谨在淡水厅海疆知府即补任内,告病辞官返乡。怀朴园占地5500平方米,南北长122米,东西宽45米。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为生平事迹展示区,后院为墓冢祭拜区。恢复了柳圈椅状墓冢及墓前石牌坊和石像生;修建了山门、大殿、掖门、前后厢房等建筑;雕塑了曹谨铜像,举办了曹谨生平事迹展。
24.沁阳县的名胜古迹-二仙庙。位于沁阳市西北20公里紫陵村北,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共有静应庙、窄涧谷太平寺摩崖、沐涧寺、仙神谷等四大景区46个景点组成。二仙庙是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二仙奶奶)修道之处,魏华存(公元252——334年),西晋女道士,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市微山)人。持斋修道多年,曾为天师道祭酒。她广收道教神书秘籍,所著《黄庭经》等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号“南岳夫人”,后世奉为“上清派开派祖师”,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赞颂。
25.沁阳县的著名景点-黄花岭景区。位于沁阳市西北部海拔1116.9米的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北与山西省泽州县接壤,南眺燕山平原,东起丹河,西与济源市交界。保护区内国有林面积达4393公顷,多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黄花岭景区素有“天然动植物园”和“天然氧吧”之美誉。这里林木苍翠繁茂,现有各类植物1199种,其中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14种,鸟类近200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25种,兽类3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5种,其中金钱豹、麝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说,这曾是山西到河南的交通要道,晋商经常从在村里歇脚。为了让客人进屋就能看见所有,这里房子没有里间外间。
26.沁阳县的历史遗迹-封门村。原名风门村,位于神农山景区黄花岭休闲度假区内。村庄四面环山,依山而建,一条小河在村前经过,上百间明清年代建筑风格的房屋坐落于深山老林之中。村中房屋巧妙的依靠地形与人工打造地基而营建,密集处可达到两平方米一人。房屋的构造绝大多数为木石结构,东西走向三层楼,楼顶全部为灰色小瓦,楼桥式建筑将房屋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房房相通的构造格局。目前,整个村落的村民已全部迁移,现存有房子约29栋,房屋约200余间。近几年,探险爱好者多次走进封门村,探秘封门村,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诸如指南针失灵,会旋转的太师椅,进入者会产生幻听、幻觉等灵异事件,让封门村也有了“中国第一鬼村”的美誉。
27.沁阳县的历史遗迹-邘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东南。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北依太行屏障,南瞰沁河冲积平原,东滨龙门石河,西北接邘邰村。城始筑于商代,为“盂”方国。纣王帝辛封鄂侯于此,称鄂侯国。帝辛十八年,西伯代邘,鄂侯南迁,周武王封次子邘叔于此立邘国,春秋至汉历有增筑,之后废弃。邘国故城分东西两城,东城东西长820米,南北宽580米,地表现存北城墙及东城墙一段,残高2—7米不等,宽17—22米。北城墙外仍存有宽40米的城壕。城内现为耕地,地下文化层及遗迹未经扰动,保存较好。因未经钻探,文化遗迹布局不详。西城位于东城西北,原有四城门,南门额为“古邘城”,大致呈抹角方形,城外有城壕。
28.沁阳县的历史遗迹-九渡寨。位于丹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的石结构城堡。建于宋代,杨家将在此征战,丹河东山头上有穆桂英寨、杨延景墓;北边孤山山顶建有杨军卫。清代寨卜昌村(博爱县)王泰顺为避战乱曾对该城堡进行了维修并在此居住。该寨堡由石块砌筑,呈长方形,城堡门开于西南。城门前石筑台阶,城门北部砌券洞,可通至寨内。城门青石拱券。过城门进入瓮城,二道门与城门相对应,左侧设梯道,可登上城墙。城正中为砖铺地结构,两侧各建营房七间,前端横向建营房三间,硬山式灰板瓦覆顶。从城墙上整排方孔可以看出,营房均为二层。城墙顶上设巡道,巡道外侧建防御墙垛,瞭望孔呈拱券式。在巡道外侧砌筑石雕龙头状排水设施。在城东北角设置宽不足1米的拱券门,城外平台四周砌筑防御墙。
29.沁阳县的历史遗迹-水南关清真寺。创建于蒙元时期,明、清两代历经复修,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水南关清真寺由男寺和女寺两部分组成。男寺三进院落,对称布局,通阔64米,通进深150米,轴线建筑有厦门、过厅、月台、客厅、两重拜殿和窑殿;两翼配置四讲堂、望月楼、阿訇院、水房、仓储等建筑,布局严谨,疏朗有秩,斗拱重檐,贴金彩绘,规模恢弘。寺内现存元、明、清碑记五通,为中原清真大寺之一,为中国伊协评选的“全国模范清真寺”。阿文碑位于男寺窑殿内北侧,系元初创建清真寺时镶嵌在神圣的“米哈拉布”壁龛内的镇寺之宝。该碑高180厘米,宽约110厘米,呈竖长方形。碑刻正中凸现的阿文圆形图案为“万物非主,惟有主宰一切、真实而坦诚的真主”经文。
30.沁阳县的历史遗迹-神农山古建群位于沁阳市西北18.5公里紫陵镇紫陵村北神农山。古建群由神农坛、二仙庙、云阳寺及塔林、临川寺、伏羲殿及紫虚观几部分组成。神农坛创建莫考,唐代,重修虚皇殿,八卦池,元代增建祖师殿,玉帝殿,明代重修,郑藩周藩王府捐资增建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开凿王母洞,重修太极宝殿,清代增建三清殿等。2001年重修神农坛。二仙庙原为魏夫人祠,创建莫考,唐垂拱四年(668年)重建,弘文馆学士路敬淳撰碑文记之。宋大中祥符平,崔荣重修,嘉祐年间续修。伏羲殿创建莫考,元代重建,明清重修。紫虚观创建莫考,元代重修,明清多次维修。原有古建筑三百多座,现存有一百多座。摩崖造像,题记十多处,碑碣二百六十多通,殿、堂、亭、坛、阁、塔、坊、窟等建筑形式。
31.沁阳县的历史遗迹-大盐店位于沁阳市北寺街中段。创建于清末,坐西面东,东为北寺街,南邻陕西会馆,西边是居民房屋,北为巷道。大盐店为官商合办的盐业转运批发销售场所。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空虚,就进一步发展盐业,把盐税作为一项重要财源。当时,山西临汾一家姓侯的盐商在怀庆府和官方合作建起了盐店,因其经销的是海盐,海盐又俗称大盐,大盐店由此而得名。大盐店原占地10000多平方米,内有办公、值班、仓储等房屋百余间,四周砌有高大的围墙,东面临街建有大盐门店数间,后历经改建,现仅存一座三层主楼及北仓房和南侧楼。主楼坐西面东,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面积90余平方米。
32.沁阳县的历史遗迹-紫陵天爷庙。建于明代,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地扎营驻军,又俗称“老营宫”。清代在此创建天爷庙。1947年沁阳“后方医院”及“前方救护站”迁至庙内,解放后曾作为盐库、铁业社、木业社等经营场所。2016年1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紫陵天爷庙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九千六百多平方米,建筑原有山门、卷棚、祖师殿、卷棚、天爷殿等。现仅存天爷殿和祖师殿前卷棚。天爷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式,灰筒瓦覆顶。大殿明间、次间为六枺隔扇门,梢间、两山、后墙均用砖砌。祖师殿前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庙内原有石刻较多,现仅存嘉庆十九年十月《创修院墙山门碑记》一通,存放于紫陵任氏宗祠院内。
33.沁阳县的历史遗迹-尧圣庙。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6公里西向镇捏掌村西南隅。尧圣庙创建年代不详,宋绍圣二年重修,宋绍圣之后,历代均有修复。金大定五年在庙前修建泉池,用砖围砌。明清两代多次复修,至民国年间逐渐衰败。2006年,河南省文物局拨专款对该庙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复建了山神、土地殿以及三义殿。该庙坐北面南,占地面积2458.16平方米(含尧池泉)。前后分为三段,原有戏楼、尧池泉、山门、拜殿,拜殿两侧西为蔡伦殿,东为三义殿,通过拜殿,两侧有山神、土地及牛、马王殿,北边正中为尧圣殿。戏楼位于庙外最南端,北接尧池泉,南侧为尧河水源口。现戏楼、蔡伦殿等建筑荒废不存。
34.沁阳县的历史遗迹-古羊肠坂。位于沁阳市区北25公里的常平乡常平村北碗子城山。其地处豫晋两省交界,坂道北接山西晋城大口村,羊肠坂道从碗子城山上穿越,南连河南沁阳的常平村,东、西两面为悬崖深谷,是“太行八陉”中的“太行陉”上的重要关口。古为京洛孔道,豫晋交通的咽喉。《李义山文集》云:“河内名邦、覃怀巨郡、南蕃凤阙、北控羊肠”,这里谈的羊肠,即羊肠坂,坂即坂道,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形似羊肠而得名。其坂道在周代已有,春秋时为赵国南下中原的重要通道,孔子北说赵国曾过此地。战国时,秦将白起率军克羊肠攻赵,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魏武帝曹操北征高干,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苦寒行》。
35.沁阳县的历史遗迹-陀罗尼经幢。原位于沁阳市城西北15公里处,紫陵镇范村南侧兴隆寺门前,根据经幢刻立的年代应不晚于唐代,宋、元重修,寺院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惟经幢独立幸存。1975年搬迁到县城的天宁寺旧址上 (今沁阳市博物馆)。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载:“兴隆寺,在王范村,寺外植唐开元石幢,制作宏丽,则此寺之大可知,今止存数楹耳”,由此可知,在清·道光年间,兴隆寺已败落,但从制作宏大精美的经幢,足可说明寺院昔日的兴盛辉煌。该经幢为青石质地,现存高度4.7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分级雕造,对接装成,现保存较好,除顶部火焰宝珠遗失外,其余保存基本完整,部分佛龛有风化。
36.沁阳县的历史遗迹-药王庙木牌楼。位于沁阳老城区东南隅的合作街药王庙内。明清时怀药贸易达到鼎盛,怀庆药商自发组成“怀邦”,在北京、天津、安国、武汉、禹州等地建立怀邦会馆和货栈,在药界十三邦中独占鳌头。据清道光十九年《创建三皇阁碑记》载:“庙创于乾隆五十二年,初竣于嘉庆十三年。增修四圣殿、对庭、潇洒阁,竣于道光五年……。道光五年始议建阁,是年开工,十一年建立。药王庙坐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前有山门戏楼,两边为耳房,向北迎面为木牌楼,月台上有卷棚、四圣殿、两边有耳房,四圣殿后是方正宽大的后院。院中心起八角台基,上筑八角形潇洒阁,俗称“八角亭”。最北部为庄重巍峨的三皇阁,重檐歇山,檐柱环绕四周。
37.沁阳县的历史遗迹-太平天国北伐军指挥部旧址。位于沁阳市区北沁河北岸的水北关村西部。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原为汤帝庙。创建于元,明、清整修。该古建筑群坐北面南,呈传统的轴对称式布局。原有牌楼、戏楼、山门、石坊、钟鼓楼、孙真殿、火神殿、两配房、四厢宇、卷棚、汤帝殿、三清大殿等建筑。太平军撤围后,大部分被清军破坏。解放后内设学校,部分建筑改为校舍。现仅存四厢宇、卷棚和汤帝殿。汤帝殿前为卷棚。卷棚前有长方形月台。汤帝殿、卷棚均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檐下为斗拱,拱眼壁用琉璃脊筒填补,上饰以花卉、人物、故事等,别具一格。大殿为林凤祥的卧室,卷棚为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的议事厅和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
38.沁阳县的历史遗迹-紫赵遗址。位于沁阳市区西北约20公里的紫陵村和赵寨村之间,遗址范围东至赵寨砖瓦窑,西至南北乡村路,南至紫陵——赵寨乡村道,北至紫陵机砖场,面积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1987年1月7日,沁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紫赵遗址被耕地覆盖,内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商周及战国文化遗存。遗址东部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为主,采集的陶片多为泥质红陶,素面,器形有罐、缽、盆、小口尖底器等;西部以商周及战国文化为主,采集的陶片多为泥质和夹砂灰陶,饰绳纹、粗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盆、鬲、豆等。该遗址自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
39.沁阳县的历史遗迹-郗城遗址。位于沁阳市柏香镇贺村西北。经调查,城址平面呈正规则七边形。东城墙长195米,南墙长219米,西南墙长117米,西墙长435米,北墙长153米,东北墙长156米,临潴龙河段长225米。总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原城墙宽14-16米、高2一5米不等,西北角城墙较宽,为23米,该城设东、西两个城门,且不对称。东城门设在东城墙偏南,西城门设在西城墙中部,城内遗迹均被耕地覆盖,因未钻探,城内遗迹布局不详。郗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除东城墙被挖有缺口外,其它城墙保存基本完整。
40.沁阳县的历史遗迹-李商隐墓。位于沁阳市区东1.5公里沁河南岸的覃怀办事处庙后村南。乾隆32年《河内通志·陵墓》载:“李商隐墓,在府城东。文集内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不可考。”清·康熙32年《河内县志》古迹图中明确标示“李义山墓”在野王城(即怀庆府城)东、沁河南、朱沟支渠以北位置。墓北依庙后村,南隔沁(阳)尚(香)公路与寨村相望,墓东原为李家大坟,西为东关村。墓冢区四周砌围墙,墓冢平面呈方形,边长9米,周围以青石砌筑平台,台上筑盝顶形封丘,冢前树碑一通,碑首雕作盘龙,碑身正面正中篆书“唐故李商隐之墓”,碑阴上部刻李商隐生平简介,下部刻清·康熙32年《河内县志》古迹图。墓冢四周铺设方砖,并植松柏绿化。
41.沁阳县的历史遗迹-许衡祖茔。位于沁阳市区西北10公里的西向镇北鲁村西北约250米处。祖茔地处沁河北岸,南依北鲁村,北有新庄村,东为清河村。许衡祖茔原占地1800平方米,地表为耕地。北鲁村原称“许鲁古镇”,为元代天文学家、儒学家许衡的故里。村中“许十字”路口原有“许鲁古镇”大碑,文革间砸毁。相传:许衡少有大志,嗜学如渴,但因沁河常年泛滥,家乡常常被淹,使许衡无法专注于学业,许家为躲避水灾,举家东迁至县东太行山脚下的李封村,后世繁昌。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河内(沁阳)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是元朝一代宗师,讲程朱理学、维护孔孟之道。
42.沁阳县的历史遗迹-温国公墓。位于沁阳市区西北4公里王曲乡古彰村北。墓地处沁河南岸,东北为北孔村,东南为范村,墓四周均为耕地。墓主珊竹咬住,为元代一名功臣大将,其墓原有封土。墓南100米左右树立有神道碑,该碑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有载:“元温国公珊竹咬住神道碑,正书,延佑元年五月,共二十六行,六十字,高七尺六寸,广三尺九寸。在河内北孔村。”神道碑为龟跌螭首。碑首与碑身一体,通高4.3米,宽1.3米,厚0.41米。碑首雕盘龙图案,正中为阴刻篆书题额:“大元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温国懿靖公神道碑铭”竖排四行计20字。碑身正书阴刻碑文26行,足行60字。首行书“大元故辅国上将军大宗正府也可扎鲁华赤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温国懿靖珊竹公神道碑铭”。
43.沁阳县的历史遗迹-韩文公祠。位于沁阳市南门大街中段东侧。据《建修韩文公专祠序》碑记及清人范照黎《勾漏山房诗》载,韩文公祠在郡城南门迤北,明正德时推官潘公棠改滛祀为之。明嘉靖九年怀庆知府石维岳奉旨准于河内县城内建立韩文公专祠,命何瑭监理其事,择地于南门大街路东,期年祠成。韩文公祠坐东面西,原由山门、两厢宇、卷棚和大殿组成,现两厢房已不存。山门面三进一,单檐歇山灰筒板瓦覆顶,平板枋上施卷云斗拱。卷棚、大殿均面三进一,单檐悬山顶,灰筒板瓦覆盖。
44.沁阳县的历史遗迹-天主教堂医院旧址。位于沁阳市灯塔街老市委大院东南隅,坐南朝北,是一幢占地185平方米的砖造楼房。面阔七间计23米,进深8米,内有走廓,木地板。地下室一层,地上正中三间为三层,两侧四间为两层。《沁阳县志》清样本卷五载:沁阳天主堂诊疗所,在城内东街,开办于民国二十三年,经美国圣言会杨司铎创立,院长孙炳义女士,系德国人,护士四人,占房五间,另修大医院一所,尚未修竣迁移,现在看病人数每日平均达百余人。文中所指诊所应在天主堂院内,所指大医院即为现存旧址。据此,天主堂医院是在1934年创办的诊所基础上发展的,于1937年建立。
45.沁阳县的著名特产-马坡村八卦掌研习所旧址。位于沁阳市太行办事处马坡村东北部,坐北面南,东临张氏祠堂。主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内置木质楼板,过厅已废,只留下基址。街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灰板瓦盖顶,隔扇门窗,有前廊,石质台阶,东开门洞。该院为八卦掌师徒办公、休闲场所,东院张氏宗祠为师徒练功场所。张氏宗祠现存主房、西厢,两栋八间,主房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耳房各一间,进深二间,西厢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灰筒板瓦盖顶,隔扇门窗。贾凤鸣,字歧山,河北保定人,为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亲传弟子,贾押镖至沁,经马坡村民张栋文挽留于此开设武馆广收门徒。
46.沁阳县的地方美食-闹汤驴肉。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的特产。怀府闹汤驴肉其汤鲜肉嫩、香味四溢,食后沁人心脾,回味悠长,实乃老少皆宜之佳品。闹汤驴肉起源于河南沁阳城,相传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一直流传至今,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相传乾隆皇帝南巡过怀庆,品尝了怀庆府驴肉,连声叫好。为中原一绝,焦作特产。所谓闹汤是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将煮肉后的陈年老汤精制而成,闹汤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胶原蛋白,维生素,矿物等营养元素,是滋补健身的佳品。
47.沁阳县的地方美食-咸驴肉。沁阳城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之一,相传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系城内西大街一名叫胡占鳌的屠户发明的,后将其所居住的胡同改名喊为杀驴胡同。咸驴肉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在选料方面:杀活驴不杀死驴,杀肥驴不杀瘦驴,杀口轻驴不杀老驴。盛暑时间不杀,每年选八月以后至来年四月中旬以前凉爽时节经营。制作方法,先把要煮的驴肉放在冷水里浸泡,每小时换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方放入煮锅,浸煮十分钟左右,再换水兑佐料再煮熟。煮熟后,肉汤呈乳白色,香而烂和,肥而不腻,营养丰富。
48.沁阳县的著名特产-四大怀药。怀地黄鲜地黄直接焙干,称生地,有很高的清热凉血医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怀牛膝以其茎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药用根部。牛膝药效甚高,主利腰肾、通经络、破淤活血、消积导滞、清利二便。《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久服轻身耐老。鲜怀山药,根块圆而细长,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败,甘甜可口,其营养成份居蔬菜之冠。干山药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的功能、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药用。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入药。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
49.沁阳县的民俗文化-沁阳唢呐。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特点为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绪。沁阳唢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逐步增添了闷子、手搦(大咪)、卡腔(小咪)、管子、口哨等附属乐器,大大丰富了唢呐的表现能力及演奏内容。沁阳唢呐分高、中、低音三类,吹奏技艺十分丰富,在本地区凡遇到婚丧嫁娶、寺庙开光、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传说明代宗室朱载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建“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唢呐班要在这聚会。
50.沁阳县的民俗文化-高抬火轿舞蹈艺术。主要发源地是沁阳市山王庄镇的万善村。明清时期该村分五大社,高抬火轿舞蹈表演者都居住在万南社区,所以又称为南社火轿。高抬火轿舞蹈表演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当时生活在丹水河流域的人们就有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因为抬花轿本身就是一件喜庆的事,所以人们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也很乐意参与这种活动,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到了明代,隐居在丹水河畔九峰山下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九世孙,布衣王子朱载堉赋予了抬花轿这种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更新的形式。
51.沁阳县的民俗文化-郑王词曲。《郑王词》和《郑王曲》的总称,我国明代郑藩王第六代世子朱载堉运用当时的民歌形式创作的词曲。其中,《郑王词》(又叫《醒世词》、《痴僧录》)收录有朱载堉诗词152首约3.5万字,内容包括述怀、劝勉、禁戒、策励、感慨、戏谑、超逸等10个类目。《郑王曲》即《工尺谱》,共收录不同曲牌63个,在民间广为传抄,今见最早的传抄本系清代晚期本。郑王词曲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文学史、音乐史与明代社会风俗民情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52.沁阳县的历史名人。丁兰,东汉孝子。河内(今河南沁阳)荡口镇人,《二十四孝》中"刻木事亲"。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最出色诗人之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道信(580-651),中国禅宗第四祖,俗姓司马,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后迁蕲州广济。练何,字子俊,河内人(今沁阳),本姓东,智勇超常。卢多逊(934年-985年)北宋宰相,崖州谪宦,怀州河内人(今河南沁阳)。许衡(1209--1281)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何瑭(1474年-1543年)字粹夫,号柏斋,明朝怀庆府人。朱载堉(1536年-1611年),出生于明郑恭王府(今河南沁阳),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曹瑾(1786年-1849年)初名瑾,字怀朴,号定庵,清朝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人。
其实家里熬一点点猪油和猪油渣不难,备一点猪油,炒个菜饭,煮个芋头羹画龙点睛,难怪见多识广的食家饭姐姐每次都要吃个底朝天了。主料:芋头250克(净重)辅料:猪油渣20克,猪油20克(一般食用油也可以),小葱2根,盐适量,生抽20毫升,生粉10克做法:1、小半个芋头去皮,切厚片,入高压锅蒸熟。2、小葱洗
牙齿矫正是一场“持久战”。为了达到理想的正畸效果,建议每一位打算矫牙的朋友都先了解一下这些正畸注意事项。——金属托槽矫治器正畸的注意事项——初戴感受第一次佩戴矫治器,多少会有不适感,比如牙齿酸痛、黏膜溃疡等,一般3-7天能缓解或消除。如果疼痛剧烈,要及时就医。为避免支抗钉刮伤黏膜、带环磨舌头,可以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咖啡已经逐渐成了流行饮品,更是很多上班族每日必备的“续命神器”。目前有很多研究提到常喝咖啡对健康有益,比如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预防2型糖尿病、预防某些癌症等。最近,苏州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饮用咖啡竟可抵消久坐带来的危害——每天久坐时长≥6小时且不喝咖啡者的死亡风险是每天坐<
30多岁肚腩大怎么减肥好呢?1、饮食必须控制因为腹部的肌肉主要是平衡及平衡器是非常容易造成脂肪堆积的,所以,如果进食不规律,或者吃一些含脂肪量比较高或者热量比较高的食物,就非常容易造成脂肪在腹部进行堆积,从而形成大肚腩。所以想要使大肚腩减去必须在饮食上加以控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品,远离那些辛辣刺激、
江米酒受到养生学家的高度评价,可见它对身体健康的帮助有多大,建议日常要常常食用。江米酒有哪些功效?1、补气养血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给坐月子的产妇、大病初愈者食用江米酒的风俗。2、保健江米酒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温寒补虚、